Argentina (阿根廷)
阿根廷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受教育的人口,出口導向的農業部門,多樣的工業基礎。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有一個相對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但這些人群在一系列的經濟危機後減少。今天,這些人群仍然富有,他們與數百萬生活在貧困中或瀕臨貧困的人群形成強烈的對比。70年代晚期,國家所累積的債務和每一次的通貨膨脹使國內民不聊生。在1991年,阿根廷政府將披索兌換成美金,並且限制其幣值的成長。接著政府著手於貿易自由化、制度鬆綁化、資產私有化。如此抑制住通貨膨脹的情況,並且使得GDP成長。但國外市場經濟上的打擊使得此一套系統的成果並不顯著,造成此制度在短時間內的崩解。
2002年阿根廷不能償還它的債務,GDP下滑,失業率超過18%。比索貶值75%,情況在2005年好轉,但仍有大量的失業人口乞求食物或錢,特別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他們其中一些人無家可歸,至少有一個小型非營利人道主義組織在每個星期的大多數日子裡分發免費食物給他們。
最近由於當地政府對糧食出口實施高昂的出口稅,導致當地農民多次示威抗議。